百花齐放 启智珍藏
在幼儿园线描画中培养幼儿感受美、
表现美、创造美的实践研究
谢渝芳,卿茜,严静
(湖南省邵阳市蓓蕾幼儿园,湖南邵阳422000)
摘 要:线描画作为幼儿园众多形式的美术活动中的其中一种,由于其使用的工具简单,方法易掌握,既可在一日生活中的集体教育开展,也可以在区域活动、游戏活动中开展。儿童具有很强的创造潜能,线描画教学则能够唤醒儿童创造的潜能,能激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利用各种绘画工具、材料去表现美、创造美。
关键词:多媒体;线条;线描画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9-29
文章编号:1674-10X(2019)03-0116-02
课题项目:本文系“在幼儿园线描画中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实践研究”(SYGH151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谢渝芳(1971-),女,湖南邵阳人,湖南省邵阳市蓓蕾幼儿园幼教室主任,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学前美术教育。
一、研究背景与课题界定
(一)研究背景
在幼儿美术的学习过程中,很多教师重技能,轻感受、轻表现,并且基本上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内容,通过讲述与示范相结合,训练幼儿的各项基本素质,这种教学体系严重限制了幼儿主观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师有效运用线描画的独特优势,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我们值得研究和探求的课题。
(二)课题界定
线描画:线描画是以各种变化的线条来描绘物体的形态和结构,是绘画艺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塑造形象,传达感情,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感受力:本课题拟从不同的绘画内容,如动植物、风景、人物、建筑物等各种事物中取材,让教学来源于生活,还原于生活,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一切事物的美。
表现力:指幼儿把美术活动作为一种表现手段,通过自己对周围事物美的体验,经过想象以绘画、手工等形式,创造性地表现出来的能力。本课题拟通过线描画这一艺术表现形式,让幼儿将自己对美的事物的理解通过各种线条的排列,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进行自我表现。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本课题旨在通过线描画这一美术活动培养幼儿思维与想象灵活的独特性,将学习掌握的知识经验迁移再运用,同时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追求和向往美好的生活。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1.组织骨干教师参与研究,认真开展课题论证
一方面,幼儿园挑选了一批具有一定教研能力的优秀骨干教师,组建课题组,并进行合理分工。明确了谁承担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谁负责策划安排各项活动的开展,谁负责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另一方面,购买了有关幼儿线描画教育的参考书供课题组成员学习、交流。并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更新其观念,提高其学识水平,从而找到研究的切入点,拟订具体的实施方案、研究计划。
2.开展多种形式的线描画教育活动
教师方面。①开展“一课多研,同课异构”活动。课题组的教师根据同一主题,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线描画活动,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如《美丽的海底世界》《蚂蚁和西瓜》《神奇的圆锥》等。②组织开展园本教研,共同探讨有关线描画教学的困惑。如《诗情画意》《点、线、面知多少》《如何开展线描教学》《线描世界》等。③学期末举行公开课展示活动,由课题组的教师展示一学期的线描画成果。④组织教师参加论文、教学案例等一系列评比活动,如省婴、幼、特教论文评比、教育活动比赛,省学前教育研究成果评选活动,市论文评比、教育活动比赛等。⑤建立课题组成员QQ群,成员之间共享资料,共同探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将幼儿活动、环境创设等图片与资料上传至群共享。
幼儿方面。近年来,湖南省邵阳市蓓蕾幼儿园开展的市级课题“在幼儿园线描画中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实践研究”。在各年龄段幼儿线描画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以及如何将线描画渗透于幼儿园环境布置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合宜的教学内容。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也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教师在线描画活动的选材时要顺应幼儿的特点,因势利导,贴近幼儿的生活。如常见的花草树木、身边的水果、动物、幼儿感兴趣的物品等都可作为绘画的内容,同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如针对小班幼儿不宜教其使用勾线笔进行大面积的作画,但可以引导幼儿对单个物体进行装饰,认识简单的点和线,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针对中班幼儿,则可适当增加一些难度,进行简单的点、线、面的装饰;大班幼儿则可鼓励他们大胆进行创作,充分发挥想象,将平涂的画法和装饰的画法结合。线描的装饰方法有很多,从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复杂的不规则纹路,从单个的表现到重复的表现,在运用中灵活多变,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如在大班线描教学活动“春暖花开”中,选择春天里各种摇曳生姿的花作为教学内容,符合开展教学的季节,同时花为幼儿们喜欢和熟知的事物,选择这样一个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作为此次活动,不但引起了幼儿们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美的事物的欣赏能力。
《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在活动中,幼儿们不断地发出:“哇!好漂亮呀!”的感叹声,同时教师也给了幼儿们充分观察和欣赏的时间,如欣赏春天的美景,让幼儿们自主观察花的组成,春天里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花等,引导幼儿们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春天里花儿的千姿百态,发现大自然赋予的美。
在幼儿们用心感受美的事物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幼儿们提供一幅线描作品《瓶中花》,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了两年多线描画的绘画经验,因此,教师选择用开放式的提问,如这束花美吗?它和生活中的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你们学过的线描装饰方法?在提问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线描作品与生活中花的区别,感受线描这一艺术表达形式的独特魅力。实践发现幼儿们观察得很仔细,并能够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线描中鱼鳞线条排列装饰方法、黑白灰的画面、直线分割法等。最后,在感受与欣赏的基础上,教师为幼儿们提供了不同的绘画工具,让幼儿自由地表现与创造,每一个幼儿画出来的作品都不一样,当他们得意地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时,成功与满足感洋溢在了他们的脸上。
二是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能最优化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更好地启迪幼儿的创作兴趣。例如,大班活动“大海里的美人鱼”中,教师制作了精美的PPT,引导幼儿欣赏大海里的视频,再通过背景让幼儿去推测谁会住在海底。幼儿们通过视频,就能想到鱼类都是需要水的,接着就能想到人鱼公主也是要住在海底的。但海里除了水草、鱼就不能有其他的东西吗?教师通过课件可以让幼儿发现美人鱼的家除了有海草、鱼,还能添加一些陆地上的东西,这样就能使海底的画面更丰富。
三是利用走廊和区角渗透线描氛围,形成园所特色。近年来,我园经常更新走廊吊饰,每层楼以线描画为主题,如本学期:一楼是“十二生肖”主题,将十二生肖的动物线描画黏贴在彩色底板上形成一个双面的立体吊饰,幼儿们仿佛置身于动物世界;二楼是“海底世界”主题,各种各样的海底动物添上线描图案,黏贴在捕鱼网上,活灵活现,二楼走廊显得更加灵动;三楼是“中国风”主题,将一个一个画上蓝色线描的青花瓷盘串在一起,典雅清秀;当幼儿们处身于线描的世界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感染、熏陶。在区域里,孩子们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装饰和美化班级区域环境,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是在音乐中想象构思,领悟线条。音乐以其深刻的蕴含及妙不可言的旋律,让听众产生无穷的联想,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进入音乐,幼儿们的思维将得以无忧无虑的分散、扩展,一个个美妙的画面映入眼帘。
五是提供多种绘画材质,让幼儿感受线描的魅力。①在黑色纸上画线描画。除了传统的用黑色水笔在白纸上作画,还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用水粉笔蘸白色水粉颜料在黑色纸上作画也别有一番情趣,而且视觉效果很好。②在多种色卡纸上画线描画。有时可以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一些相应颜色的卡纸进行线描画的创作。如让幼儿画花园里的蝴蝶,就可选择各种颜色的卡纸进行作画,作品完成后,将各种颜色的蝴蝶剪下来黏贴在作品栏里,效果相当不错。③线描画刮画。选用黑色刮画纸,然后用刮画棒刮出彩色的线条,这种作画方式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令他们感到既新奇又有趣。④彩色线描画。有时根据所画内容的需要,教师还可让幼儿用彩色笔、珠光笔、彩色铅笔、金银线笔等画出五彩的线条。例如画《圣诞老人送礼物》时,可以用各种不同的颜料画出漂亮的礼物,幼儿在用这些丰富的材料进行创作时,兴趣浓厚、激情高涨。⑤单色线描画。除了用黑色的勾线笔作画,还可以尝试让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颜色来进行线描画创作。如中国古代的青花瓷,具有花瓶独特简约之美,在活动中可引导幼儿用连续性花纹和单独花纹在瓷瓶(将废旧的饮料瓶刷上白色颜料)和磁盘(一次性蛋糕盘)上作画,实践发现幼儿们能运用不同的线条组合变化,创作出丰富多样、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激发了幼儿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六是提供雨伞、扇子、T恤、环保袋等各种材料。
我园开展的蓓蕾亲子美术节,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创作。幼儿与家长将线描画装饰在环保袋、雨伞、扇子、T恤上,忙得不亦乐乎,幼儿园成了一个大的艺术加工坊,活动不但展示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促进了家园共育。
随着不断开展线描画活动,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也让幼儿园的线描园所文化特色得以形成,从而提升了幼儿园的品质。
参考文献:
[1]李蔚宜,林建华.幼儿园绘画教学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张 雯.幼儿线描画创作中的评价研讨[M].早期教育,2011(1):4-5.
来源:《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