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平台!360°智库,专业学术服务平台

关于我们|登录|免费注册

最新发布文章

百花齐放  启智珍藏

最新发布文章

期刊展示

<
《中小学班主任》省级
《教师》省级
《新课程导学》省级
《时代教育》省级
《生活教育》 国家级
>

往期目录

朱文芳 重视生命化教学善待生命的自主性
发布日期:2019-02-20   点击次数:979

重视生命化教学善待生命的自主性

朱文芳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凤凰小学,湖南 永州425000)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关怀生命正成为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新课程理念彻底变革传统课堂教学:变“教”为“学”,轻“传授”

重“体验”,从书本走向生活,没有规训只有自主,尊重学生的生命自主权,让教学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教师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重视生命化的课堂教学,善待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以求达到真正的教书育人、塑造灵魂。

关键词:生命化教学;生命化课堂;心态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0-22

文章编号:1674-12X(2019)03-0016-01

作者简介:朱文芳(1979-),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凤凰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本科。

 

 

一、生命化教学的理念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清楚人生总处于未完成之中,人的生命处于不停息的变化之中,谁都不敢对一个孩子的人生做最后的限定。明白生命是一个非确定的过程,教师就不会用预先设定的目标僵硬地规束学生,不会只注重遥远的未来结果而忽视学生当下学习生活中的生命状态。学生总在变化着、生长着,他们在每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生命体验。教师要努力将蕴藏在学生内心的生命力量引导出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创造欲,把握生命的自主性,在学习中主动探索外部世界,自觉地认识自我、追求自我、提升自我。

二、生命化的课堂教学

一是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建构知识体系。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与接收知识的简单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因为拥有不同知识经验背景,对同一个问题,他们会在沟通与合作中进行知识的共享、心灵的碰撞,从而形成学习共同体。学生不是无知无能的被动接受体,教师不需要在学生身上克隆知识,而应借助交往与之平等对话,在有效的互动中,让学生获取内化了的知识,体验到各自的感受。

二是教师充分展现教育智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课堂是一种动态存在,每时每刻展现着不同的场景,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也难以设想到其中会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情况与突发事件。学生是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力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求知欲和判断力,这些都在挑战着教师的智慧,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变化的情形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理解,鼓励课堂出现“另类”的声音,引导学生大胆参与互动交流环节,把问题深入化,由“异”到“同”,在不断内化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苦与乐,从而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生命共同经历成长的过程。教师只有不停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会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教育智慧、名师风采,去感染、熏陶、培育学生。

三、生命化教学的心态

一是淡化塑造心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工程师总喜欢依据设计去完成自己的作品,教师如果一味按照一套设计好的模式、方法去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势必会控制、包办和干预他们的思维。为了实现统一的目标如“听话”“可爱”“整洁”,就会对学生进行监督和控制,像一位园丁把不符合要求的枝叶除掉,修剪成漂亮的图案,像流水线一样强制把人塞进模子塑造定型。每个学生都有他的独特性,谁都无法预测他们的未来生活之路。教育的塑造只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磨光他们可贵的棱角。蓝天下除了参天大树,也会有藤蔓杂草的一席之地,它们相互依绕,大地才会丰富多彩。

二是重视体验心态。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新课程中强调活动、强调操作、强调探究、强调经历……,其实就是强调学生身体参与,亲自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是每个孩子生命成长的一种需要,就像树木只有主动去汲取营养才会长得高大茂盛。如今的课本编排非常适合儿童心理,充满童趣,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对教科书进行充分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他们的个人感受与真切体验,让学习成为一个容纳鲜活个性的过程。有了内心强烈的驱动力,学生才会拥有自主的学习责任感,变负担为乐趣,享受学习,体验生命的快乐。

生命化教学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性教育,是每一位教师孜孜不倦、努力追求的教学真谛。这一新理念的研究视觉远远超越教育领域,但又不独立于外,为我们打开教学研究的新视野。在它的引导下,教学中的各个因素都有了新的突破。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善待身边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尊重生命的自主性。让我们的教学过程成为生命被激活、被欣赏、被丰富、被尊重的过程。这也是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境界吧。

 

参考文献:

[1]李正银.课堂生命化教学的缺失与构建[J].全球教育展望,2006(5):13-16.

[2]袁维新.生命化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7(4):58-63

来源:《教师》.

湖南巨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运营 电话:0731-82055598 备案号:湘ICP备180157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