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 启智珍藏
《教师》文章编号:1674-120X(2018)22-0067-02
探析六年级学生构建科学概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盘燕云
(湖南省道县第五小学,湖南永州425399)
摘要:在进行小学科学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对科学概念教学有所侧重,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优化。文章主要对六年级学生构建科学概念现状进行研究,从实际教学角度入手增加科学概念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转变学生对科学概念学习的态度,进一步强化对小学生的教育与培养。
关键词:六年级;科学概念;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4-11
作者简介:盘燕云(1978—),男,瑶族,湖南省道具第五小学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科学教育。
一、引言
在小学中开设科学课程是对小学授课体系的完善与创新,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六年级是小学教育中的关键阶段,对六年级学生科学概念进行构建与强化,不仅能够提高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够为学生即将迎来的初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其在学习的道路上获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二、六年级学生构建科学概念存在的问题
1.科学知识不足,错误观念偏多
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有很多错误性的认知和常识。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知识储备不足、个人判断能力偏低等,经常会接受并记住一些错误性的知识,这种错误性的认知对学生的影响较大。例如,在学习“日食和月食”时,当教师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时,很多学生都回答是“天狗食月”而实际上这只是民间传说,并没有科学的依据。这种错误的观念会导致学生的事物认知产生错误,并阻碍学生科学概念的构成。
2. 学习提升缓慢,发展水平较低
科学学习与其他学科相似,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不断积累过程中提升个人能力,强化发展水平。但是教师通过对部分六年级学生科学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当前很多学生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发展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仅能从事物表面进行分析,而不能透过现实发现本质以及对事物进行科学的认知。例如,在学习“工具与机械”的讨程中,很多学生都认为只有复杂机械才能算是机械:部分学生了解了简单机械概念后,在理解上存在偏差认为桌椅、衣服等都属于机械。由此教师看到学生在对抽象概念进行理解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性,单纯进行概念性的解读,往往会令学生陷人理解上的误区,导致学生科学概念构建的错误。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强化学生抽象思维的建设,提升其科学概念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转变科学概念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抽象的概念产生具体化、直观的认识。
3. 观察能力不足,缺乏主动思考
科学本身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学生能够积累大量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这对学生构建科学概念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降低学生理解科学概念的困难。但是教师通过对部分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査后发现,当前很多学生都缺乏对生活的认知,不能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进行主动思考。例如,在学习“放大镜”的过程中,教师问学生放大镜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仅有部分学生回答能够放大字体,很少有学生能够将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多项功用阐释出来。由此可见,观察能力、主动思考能力是影响学生构建科学概念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对这两方面予以注意,积极鼓励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并将生活与科学联系在一起,通过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方式逐渐完善科学概念的构建。
三、优化六年级学生构建科学概念的有效对策
1.重视矛盾解決,转变学生认知
在授课过程中教帅既要进行科学概念的教学,同时也应注重对学生认知矛盾的解决,帮助学生转换认知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首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主动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要对学生的真实反应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及时发现学生认知上的错误,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予以修正。因此,互动教学应是科学课程授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次,教师要用事实依据推翻学生的错误认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之前认识的错误性,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科学概念的印象。例如,很多学生都认为定滑轮相较于动滑轮更省力,这是因为在生活中学生接触到的定滑轮要多于动滑轮,在思想上形成了先入为主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在亲手操作的过程中自行判断两种滑轮哪个更省力,并总结出两种滑轮的优缺点。最后,教师要注重对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一方面帮助学生将实践认知逐步转换为理论概念,实现对学生科学概念的构建;另一方面是对学生概念学习的补充,指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学生概念理解的准确性。
2. 营造真实情景,联系生活实际
学生对科学概念理解困难,主要在于科学概念本身抽象性较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理解消化困难。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升学生的理解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科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结合到一起,通过具体的内容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演示,进而帮助学生感知概念、理解概念。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可以在学生对科学课程进行预习的过程中,将观察生活作为预习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在学习“分类和回收”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课下进行观察哪些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垃圾属于不可回收垃圾,它们的分类标准是什么。通过课下的观察,学生很容易对垃圾分类产生具体的认识,并基于自己的观察作出判断,认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分类的标准主要在于垃圾是否可以回收利用。其次,教师应通过情景教学法来弥补课堂教学中实践性不足的问题,让学生在特定情景下更好地对科学概念进行认识。例如,在学习“杠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模拟生活场景:“假设爸爸妈妈在开车过程中遇到了一块石头挡路,石头很重,如何利用现有工具快速解决这一困难?”教师给出了几种工具,如木棍、锤子、绳子、螺丝刀等,让学生进行选择。这一过程中很多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用锤子砸碎石头,也有学生认为应该用绳子绑住石头,用车带动石头。最后学生经过讨论和思考,一致认为用木棍撬动石头最简单、最快且最省力。由此可见,通过对表象问题的描述让学生产生认识,并进行讨论探究,由教师在侧面予以引导,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达到由表及里的学习目标,提升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效率。
3. 创新训练方法,鼓励自主探究
学生科学概念的构建应建立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而要想对科学概念进行有效的理解,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够把握概念的内在关系,形成完整的概念认知。教师通过对部分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则可以发现当前能够具备上述能力、可以对科学概念进行高效理解的学生相对较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积极创新训练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一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科学概念进行阐述。在学生阐述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概念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要让学生在进行概念表达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身问题,并形成良好的概念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思考,利用新学习的科学概念对对应的事物、现象等进行解释,需要帮助学生构建学习逻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科学概念学习的本质,并将学生科学概念的表述情况、思维逻辑的应用情况作为课堂评价的主要因素。
四、结语
当前六年级学生在构建科学概念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这主要与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相关教师在进行科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应提升对学生的重视,从学生实际出发,找准问题所在,积极增加教学上的创新性和科学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强化小学生科学概念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孙常龙.六年级学生构建科学概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小学教学研究,2015(35):34-37.
[2]戴婷婷,程琳.小学科学概念建构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