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平台!360°智库,专业学术服务平台

关于我们|登录|免费注册

最新发布文章

百花齐放  启智珍藏

最新发布文章

期刊展示

<
《中小学班主任》省级
《教师》省级
《新课程导学》省级
《时代教育》省级
《生活教育》 国家级
>

往期目录

邓玉蓉 实施“四大工程”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0-05-13   点击次数:1029

实施“四大工程”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探索与实践

邓玉蓉

(湖南省长沙汽车工业学校,湖南 长沙 410116


 :当前,职业院校中“双师型”教师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文章从学校实际出发,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做法、成效与体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旨在通过“内培外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多措并举,不断加强职业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技能精湛、德艺双馨的卓越“双师”,助力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培训。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层次递进;青蓝工程;卓越工程;校企互兼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8-20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2-0106-03

作者简介:邓玉蓉(1971一),女,湖南长沙人,长沙汽车工业学校副校长,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后勤管理、中职语文教学。


在职业院校中,“双师型”教师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弘扬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如何增强“双师型”教师的素质、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一直是各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头牌重戏。

秉承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宗旨,长沙市教育局对湖南省长沙汽车工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精准实施职业教育专项计划,我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几年来,我校在现代职业学校治理、专业规划定位、校企产教融合、“双师型”教师培养、教材开发及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我校通过“内培外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多措并举,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改变了以往专业教师理论知识见长、专业实践技能相对不够熟练的状况,营造了专业教师苦练技能、自觉提升的浓厚氛围。一支技能精湛、德艺双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已然构成。

一、实施“四大工程”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主要做法

我校高度重视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层次递进”“青蓝工程”“卓越工程”“校企互兼”等多种方法,着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层次递进”育“双师”,全面提升师资水平

1.层次递进,建章立制严要求

遵循专业教师素质和能力的个别化差异,遵循“双师”培养规律,分层次循序渐进地培训专业教师。以国家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证为认定标准,制定规章制度,新进教师(28岁以下)通过培训必须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中年教师(35岁以下)通过培训必须取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中年骨干教师(35岁以上)通过培训必须取得高级技师以上职业资格。为此,我校把“双师”教师认定为中级“双师型教师和高级“双师型”教师及专家级“双师型”大师等三个层次,通过层次递进组织培训,极大地激发了教师自觉主动投入“双师”培训的热情和潜力。

2.明确目标,拾级而上促提升

在上述三个层次的“双师型”培训中,其中,中级“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旨在提升年轻教师的“双师”素质,以提高其专业技能为主要考查目的;高级“双师型”教师培训要求中年教师在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必须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专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旨在培养具有高水平技能的基础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能力以及科研造诣的卓越型教师,被省内外同行认可。通过目标驱动,全校上下联动,“双师”培养培训成常态。

3.校企合作,对接岗位搭平台

技能培训遵循先在校内实训基地锻炼,再安排到与本专业有关联的相对应企业(如各类合作企业、4S店及城轨地铁公司等)实习的原则。培训项目依次递进,使教师掌握企业最新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使用技能,同时,邀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校本教材开发,教师们也主动参与企业科研项目。校企之间通过开展产教融合,共同培养了教师们从事企业岗位生产的职业能力,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训教学的无缝对接,为学生零距离就业奠定基础。

(二)“青蓝工程”育“双师”,传帮带助推教师强素质

2017至2019年,在我校新进的70余名教师中,专业教师占了43名,绝大多数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他们缺乏教学经验,且专业技能基本功不够扎实,青黄不接的现象十分严重。我校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即师徒结对制,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人才资源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发挥校企间骨干教师和技能大师的作用,帮助新教师缩短成长期,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群体素质。

1.入职培训高标准

每年暑假新学期开学前,我校都会在长沙市教育局组织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基础上再进行校本培训。培训内容是从学校文化、师德规范、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职业规划等方面开展专家讲座与拓展训练,为新教师制订职业发展规划,加快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以期同频共振创佳绩。

2.拜师学艺给舞台

教科室在年初制订“青蓝工程”教师培训计划,教研组具体实施,签订拜师学艺协议,定期组织说课、相互听评课、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以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卓越教师、企业专家大师的传帮带作用,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

近三年来,我校先后安排43位新教师与学校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学能手、教学骨干、专业带头人及上汽通用汽车公司、湖南晓光汽车模具公司等合作企业的“能工巧匠们”进行师徒双结对。校内师徒结对着重于“五关”即备课关、说课关、上课关、科研关、信息技术关的培养;校外企业师徒结对着重于“四能”即体能、通用技能、专项技能、专业参赛能力的训练,主要是利用寒暑假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技能培养。搭建舞台,给力“双师”教师走向卓越。

3.考核验收促成长

根据“青蓝工程”拜师学艺协议,结对期结束由学校教科室根据“五关”“四能”的要求对所有结对的新教师实施第三方考核验收,并颁发相关证书,对不达标的新教师延长一年结对期,考评结果还纳入新教师岗位定级、年度考核范畴,力求达到“一年达标、两年成型、三年成才”的培养目标。

在2017年至2019年间,通过“青蓝工程师徒双结对,促进了新教师迅速成长。43位新教师先后都通过了中级“双师型”教师以上层次的过级,其中,职业资格获证数为技师12名、高级工31名。表现突出的年轻教师有姚灿程、邹孟良、李艳红、段思维、何子文、姚一成、李思晨、肖雅文等,他们在教育教学、技能竞赛指导训练中崭露头角,彰显着努力的成果与收获。

(三)“卓越工程”育“双师”,产学研融合强师能

2018年以来,我校以《长沙市教育局卓越教师培养方案》为指导,制定了《长沙汽车工业学校卓越“双师”培养方案),即用五年时间,培养5名专家级高级技师或工程师(各专业群1~2名)、5名市级以上卓越“双师型”教学能手、5名市级以上卓越“双师型”教学骨干、5名市级以上卓越“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各专业群1~2名“专家型”卓越专业带头人)。具体培养途径如下。

1.依托企业,立足高技能,培养“卓越”名师

为了使专业建设紧跟行业企业发展步伐,我校依托与教育部—上汽通用汽车公司合作的ASEP项目、湖南晓光汽车模具公司合作的工匠学院等项目,实施“卓越名师工程”。即每年轮流安排各专业优秀教师赴上述企业脱产挂职锻炼、跟岗学习,时间从半年到一年不等,由我校指定专业方向、设计学习任务和目标,以企业的考核和取得的成绩为依据,对脱产锻炼的专业教师进行年度绩效考评。

近三年来,我校已陆续安排十多位骨干专业教师参与此项培训,成绩斐然。例如,在上汽通用汽车公司的专业技能铜级考核认证中,参培员认证过证率达到70%,涌现出龚晓燕、姚灿程等优秀教师。截至2019年5月,我校共培养高级技师17人、工程师5人、考评员5人。近三年中,涌现出姚景华、尹文飞、李自强、蒋芳、肖良师等卓越“双师型”教师和技能能手,这些教师在实训改革和专业建设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正逐步成长为掌握专业技术技能的真正“名师”。

2.强化引领,立足产学研,铸造“卓越”大师

我校在“卓越名师工程”的基础上,选拔骨干专业教师参与校企产教融合项目,加担子、压任务,给保障,让教师“跳起来摘桃子”,时刻走在技术技能创新的前沿阵地。例如,我校选拔的骨干教师必须在三年中与企业人员完成1本校本教材开发,必须负责1个市级规划课题研究或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确定考核奖励办法,积极为教师提供专题报告、个人成果展示的机会,努力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使之成长为“专家型”卓越教师。我校通过“专家型”卓越教师培养工程的实施,让一批年富力强、综合素质优秀的专业教师逐渐成长起来。

近三年来,涌现出彭玲、张慧、刘章红、舒萍萍等卓越“双师型”教学骨干和教师专业技能省赛一等奖获得者姚灿程教师这样的专家级技能大师,以及姚博瀚等卓越“双师型”市级专业学科带头人。通过参与卓越教师工程项目,这批专家级“双师型”教师已成为专业教师队伍的“师中师”,是专业教师中的精英。他们在专业技术上已成为“技师”,在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上已成为“大师”。

(四)校企互兼育“双师”,有效优化教师结构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预备员工制度深化校企合作的意见(长政发[2013]7号)和关于推进校企合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企业可选派技术人员担任职业院校兼职教师,其收入不计入企业工资,同时,也鼓励职业院校选派符合条件的教学科研人员到与本单位业务领域相近的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等。我校依据上述有关文件精神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了《长沙汽车工业学校校企人员互兼互聘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创新校企“互兼互聘”模式,以期持续提升“双师型”教师教学水平。

1.“互兼互聘”,构建动态兼职师资库

我校是中南地区唯一与教育部—上汽通用汽车公司ASEP项目合作的中职学校。我校定期邀请企业能工巧匠、技术总监来校授课,先后授予了上汽通用申湘别克4S店的郑强、黎小文,以及湖南晓光汽车模具公司的朱晓永等人“优秀企业兼职教师”“客座教授”“客座讲师”荣誉称号,同时,我校先后选派李振湘、姚灿程等教师参与申湘别克4S店技术指导。我校被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评为2017-2018年度合作院校“培训贡献奖”,与我校合作的申湘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荣获“优秀合作伙伴”等荣誉称号。校企通过互相选派员,以双向兼职、双重身份、双岗一体的形式,构建了120人的“互兼互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常态机制,企业专家来校授课,相互学习,深受好评。

2.校企互兼,无缝对接新技术、新技能

校企互兼培育“双师型”教师的形式,给我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技能,也给我校科研活动带来了活力,促进我校更多的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建立起来的这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了专业教师结构,适应了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要求,推进了我校各专业创新发展。

二、实施“四大工程”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主要成效与成果

(一)多管齐下,壮大了卓越“双师”的教师队伍

随着“双师”系列工程的深入推进,教师专业技能明显提升,一支稳定的“双师型”专业队伍逐渐形成。教师的教学实践指导水平与企业技术革新同步推进,他们不仅把企业的新技术成功地运用到课程教学建设中,而且通过教学实践让企业的技术力量保持了相对稳定。目前,我校专业教师中高级工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从2017年的85%提高到2019年的88.5%,技师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稳定在37%,“双师”比例稳中有升。

近三年来,有11位专业教师被评为市级及以上卓越“双师型”教学能手、卓越“双师型”教学骨干、卓越“双师型”专业带头人,有55人考取了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工程师证书。据统计,近三年来,我校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各类竞赛,共有105人次获奖。

(二)产教融合,凸显了卓越“双师”的科研实力

通过实施校内校外双师徒制和每年间两个月以上的企业跟岗学习,专业教师的学习态度、科研水平、专业技能等方面都得到了质的提高。近年来,我校先后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荣获教育部示范专业点,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省级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汽车类专业群和智能制造类专业群立项为市级示范性专业群;六个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已有两个结题,其他项目正在研究中;校企双方开发了《汽车发动机机械及检修》等五本专业校本教材。年轻教师们撰写论文中有11篇获省级一等奖、21篇获省级二等奖、8篇获省级三等奖、45篇获市级三等奖以上奖励。目前,校企双方正在向更高层次的“互联网+产教融合”项目稳步推进。

(三)教学竞赛,彰显了卓越“双师”的专业实力

通过狠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我校在省市技能抽查、各级专业技能竞赛、文化课抽考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并于2018年获得市级绩效考核一等奖,在市级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中获评教学质量优秀奖。近三年来,教师们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技能竞赛,获国赛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十个,省赛一等奖八个,市赛全部一等奖的好成绩。2018年至2019年,在国家、省、市举行的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过程中,张慧团队取得国赛一等奖,肖雅文等团队共夺得十个省赛一等奖;姚灿程、李思晨、蒋芳琨、周钊等教师在湖南省专业教师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竞赛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学生专业技能抽查连续三年合格率达100%,合格率及优秀率均居全市同类职校前列;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等级考试合格率达100%,中级证书获取率达95%以上。

我校连续多年成为省、市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技能竞赛赛点,品牌专业彰显吸引力。

三、实施“四大工程”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体会与思考

(一)产教融合的“双师型”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综合实力,是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工作经验的积累,直接影响着他们在教学中将专业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程度,而这个环节结合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企业实际岗位的理解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我校通过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师型”教师培训,一是丰富了教师的理论知识;二是教师通过讲授自己在企业中的实践经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愉悦状态中学到知识;三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技能传授时,能把在企业学到的技术经验直接运用到专业实训课之中,身临其境的示范授课大大提升了实践教学效果。

(二)产教融合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助推专业发展,是校企互惠双赢的重要途径

一是校企合作研发校本教材,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强,课程对接岗位新需求,有利于学生就业即上岗。二是学校可以借鉴“双师”教师在企业跟岗学习的实训经验,有针对性地建设专业实训基地;聘请企业的技术精英进课堂指导,这可以开阔学生的职业视野,使人才培养更切合市场需求。三是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院校的人才支撑。校企对接,丰富了企业的人才储备,能够解决企业在技术研发过程与学校人才培养脱节的问题,减少企业新招员工的培养培训时间,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

一直以来,我校非常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虽取得一些成绩,但离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还有一定距离。展望未来,我校将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以及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总结经验,以实干的精神、战略的眼光、奋进的精神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征程中再续写“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李 强.职业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蒋俊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7):31-32.

[3]陈晓英.职业技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浅谈[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8(2):50-52.

[4]苏 萍,史晓燕.高职高专“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6):67-68.

[5]王旭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出版社,2009.

来源:《教师》。

湖南巨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运营 电话:0731-82055598 备案号:湘ICP备180157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