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平台!360°智库,专业学术服务平台

关于我们|登录|免费注册

最新发布文章

百花齐放  启智珍藏

最新发布文章

期刊展示

<
《中小学班主任》省级
《教师》省级
《新课程导学》省级
《时代教育》省级
《生活教育》 国家级
>

往期目录

许振坤 开发应用微课,促教师专业成长,育学生核心素养
发布日期:2020-05-12   点击次数:1151

开发应用微课,促教师专业成长,育学生核心素养

许振坤,王 

(湖南省怀化市铁路第二中学,湖南 怀化 418099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对学校教育落实国家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更科学的要求,迫切需要学校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微课”等新型教育资源为提高各类课程的教育实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以微课为抓手,通过构建“学”“研”“范”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学校不断提升教师的基本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借助“微课”的开发与应用,通过“知识超市”“模块重组”和“私人订制”等有效手段,学校能够提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教育,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微课;专业成长;个性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2-008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利用‘微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XJK016CZXX036)的研究成果;教育部“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校本课程建设研究”(FHB17055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许振坤(1975—),男,湖南省怀化市铁路第二中学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

王 妮(1964—),女,湖南省怀化市铁路第二中学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


21世纪以来,当代教育的变革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普遍趋势。教师们都在思考: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来应对这个新世纪的挑战?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维度定义了“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迅速成为教育改革的风向标。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对落实国家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何依托学校课程改革,培育“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成为学校教育实施的中心问题。

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具体的载体和相应的活动,其中,课程的实施无疑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传统的课程资源以单元为单位,面向全体学生设计与开发,实则多种教学目标混杂,内容复杂,因而显得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的差异和对教材理解的不同,往往会导致教学效果有很大差异,这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也是造成当前教育中学生和家长择校热、择师热的主要原因。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既光荣又任重道远,无疑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通过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来实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无疑成为当前学校最为紧迫和重要的问题。

一、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搭建了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的平台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教师对教育教学持续和深入地研究。中小学教师长期在一线从事中小学的教学工作,对教学中的问题体会最深刻,了解最透彻。因此,对课程的实施,中小学教师理应具有自己的发言权,也应当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主力军。但是,由于中小学教育的工作性质,大多数教师往往养成了重实践、轻理论的工作习惯,虽然完成具体的教学工作游刃有余,但要上升到研究的层面,就往往捉襟见肘,困难重重了。

信息技术在当代中国的蓬勃发展,使教育通过网络实施成为可能,微课等新型教育资源也随之应运而生。相比传统教学拘泥于教室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让师生在教育教学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教育作用。对学生而言,微课既可以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而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而言,微课这种制作过程简单、形式新颖的教育资源,无疑为他们进行知识管理和资源积累,提升教学效果,开展分享交流,推动专业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开辟了一条门槛很低的发展之路。因此,微课被公认为是当代最有应用价值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之一,作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草根式”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

湖南省怀化市铁路第二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近年来,围绕教育教学的开展,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开展微课资源的教学开发和应用,以微课为抓手,通过“学”“研”“范”一体化校本教研机制,不断提升了教师的基本素养。

(一)“学”微课开发,促进教师教育思维的转变

我校组织教师,开展了一系列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微课开发与空间建设等相关培训,组织教师观看优秀微课视频,初步了解微课,激发教师们制作微课的兴趣;借助多样的微课案例介绍如何制作微课,以及录制编辑技巧,尤其是录屏软件和视频处理软件等的使用,使教师们掌握制作微课的方法;同时,结合各学科教师在微课开发与制作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探索解决办法,把握不同学科微课设计上的共性与个性,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水平,实现了其在教育思维上的转变。

在学习和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如PPT、录屏、截屏等多种信息技术,才能将教学设计、多媒体素材、课件等因素巧妙地融合于5~8分钟的简短视频中,形成一堂精彩的微课,这客观上促进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重难点,目标清晰,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一个知识点讲清楚;心中有学生,充分考虑到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才能巧妙精当地开展教学,有效解决重难点或疑点问题,这就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和技术路线。在微课中,教师的授课语言要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易于理解,讲解过程要流畅紧凑,风趣幽默,展现教师个人魅力。这些都对教师提高自身知识讲解与总结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说,学习微课的开发,让我校的中小学教师形成了从以往习以为常的细节中去不断追问、思考的习惯,在一个个真实具体的微课开发中,在可为的、有趣的研究中,把自己从教育教学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实现了专业化的成长。

(二)“研”微课应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微课的应用,既可以应用自己的微课,也可以有效利用其他的优秀微课。虽然我校立足于自身开发、制作微课,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微课资源短缺的现象。因为一个微课虽然是短短的5~8分钟,但制作一个微课从选择微课主题、制作微课课件、实施教学活动,到最后的录制成功,有时需用时几天乃至十几天。对承担着大量一线教学任务的教师来说,长期自己制作微课来使用,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利用网上丰富的微课教学资源,为自己所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强化自己的分析鉴别能力,这有赖于教师对学科课程、教材的解读与把握,同样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挑战。

同时,即使是自己制作的微课,也会由于个人能力的不足,存在很多不足或值得改进的地方。因此,我校可以利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题研究、质量分析和网络教研等多种形式开展以“微课”应用实践为核心的教研活动,围绕着“怎样的微课才能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心理和习惯,照顾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通过微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如何利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等问题开展具体的研讨,或者将教师们自己录制的微课挂在网上,开展网络教学观摩和评课活动,让教师们自由评论。围绕这些中心话题,我校教师们的研究兴趣往往会被最大程度地激发,这会促使他们产生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活动及行为进行反复不断的观察、反思与探究的欲望和兴趣。这时,教师们就可以充分地表达真知灼见,大家也会逐渐发现一些微课资源存在的不足,如太过花哨,实用性、针对性不强,语言欠缺科学性、严谨性和逻辑性等。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进行必要的改善,从而真正使选择的微课资源有效服务于我校的教育教学实践。

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促成了教师以微课为代表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的生动实践,深化了教师的教学研讨与反思,提升了我校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三)“范”微课应用,促进教师引领示范作用的发挥

在上述两方面措施的基础上,我校还通过师徒带教、教学比武和微课评比,举办教师发展论坛、推出精品课堂等形式,在学校大力营造用微课教学、用微课研究的氛围,打造学科带头人与教育教学骨干力量,树立看得见的榜样,促进教育教学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

从2015年开始,我校已经连续四年组织和开展了全校性的微课评比活动,各教研组教师为了在微课评比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微课的开发和制作方面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为了微课能够有良好的视听效果,教师们不断地钻研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反复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要拓展微课的知识内涵,教师就要大量查阅资料,充实内容,这在拓宽学生的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师自身的资源储备。教学比武等活动为教师应用微课提供了舞台,每一位学科教师都会在教研组教师的帮助下,结合集体的智慧,结合课堂的实践,不断思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的活动设计与成效得失,这在无形中也让我校的教师们实现了对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完善。

围绕微课开展的各类活动,我校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和工作特色的形成。在活动中,优秀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经验,通过微课固化,对年轻教师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激励和指导年轻教师朝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通过活动,我校的教师由学习者转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专业意识得以重塑,形成有所作为、有效作为的研究习惯,开展契合教学实际的行动研究,形成了教育科研长久的发展态势。

二、微课的开发与应用,形成了学生核心素养信息化培育的教学模式

现行的国家课程各学科教材,是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下由各出版社集中力量编写的教材文本,虽各具特色,给我校增加了可选择性,但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一个地区整齐划一,而全国或全省则各不一样的教材构成,加之各地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实则对教师运用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课程正是在一位位教师的具体生动的解读和运用中,才真正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相契合,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网络课程资源,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将传统的结构课堂知识体系打破,具有开放共享、资源丰富、主题突出、时间灵活、实践性强等特点。这为解读课程、针对学生实施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从而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开发微课,建构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知识超市”

微课的开发与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我校把微课的开发、应用作为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促进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手段。依据学生的学力差异情况,立足校本组织教师进行微课的开发与应用。首先,将各个学科知识内容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知识模块,依据新课标和教育规律,找准不同知识模块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所需的整体知识体系中的坐标。然后,我校根据不同知识模块及其学习难易程度和具体学习要求,让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形成相应的微课、习题和考试题库等配套资源,通过制作微课视频,将教师教学行为展现出来,与其他配套资源一起,依托学校建设的信息化平台,形成了服务教育教学的“知识超市”。由于微课是具有很强的动态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其中的教学设计、素材还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时修改、生成与补充。

因此,“知识超市”也就随着教学发展和当前资源的变化而不断地实现更新。

广大教师和学生从解决教学问题出发,借助微课为载体,去追问和思考,去发现和生成,去研究和变革,不断深入反思和归纳总结开发、制作微课经验,达成了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的目标,使学校的课程更接地气。

(二)应用微课,实施“模块重组”基础上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教学

微课是为解决单独的问题而存在的,内容与目标相对单一,学习和研究时间相对少。好的微课通常是讲解一个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以及作业题、各类考试真题、模拟题等,课外需补充知识点,专题、模型的建立较多,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利用微课教学可以节省时间,又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这为我校的教师进行教学创造提供了一个现实平台。

教师们可以在充分掌握微课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巧妙利用不同微课的内核,通过自己的巧妙加工将微课资源与自己设计的教学任务、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之间形成有意义、有机的系统关联,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利用碎片化的微课实现系统化的教学。所以,我校各学科科任教师,基于已经建构好的“知识超市”,根据自己教学的具体实施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教学进度等各方面因素,可以有选择地利用微课等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化的重组,优化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知识模块等教育教学因素的配置,形成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并具有个人风格的课堂教学,甚至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开发应用小升初的衔接微课资源、习题等,实现了有效教学。

教师开发、应用微课的整个过程,就是一种“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根据知识模块的重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备课,实施教学和进行检测、评价等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的资源配置,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在促进学生素养培育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教育效果。

(三)利用微课,开展基于网络的个性化“私人订制”学习

当然,基于“知识超市”基础上的模块重组仍然无法面面俱到地照顾到每个学生,针对处于学力分布两端的少量学生,我校采取的对策是“私人订制”。在有针对性地加大对个别学生的辅导力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辟了“在线课堂”,推送适于学生学习的“微课”及相应的作业练习,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以及寒暑假期间,在家长督促下利用互联网开展网上自主学习,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完成作业练习、与教师线上互动答等方式,复习巩固已学内容,加深理解,或者更进一步进行学习,提升自我发展的速度。

由于微课资源实现了与学习者的智能化联系,“在线课堂”提供的可供选择的各类微课资源,为我校的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个性学习发展提供了更多自由和保障。学生可以将微课作为学校学习的辅助工具,通过自主播放与自己学习所需要的微课资源,完成相应的练习,在网上与教师进行在线互动,在娱乐化和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强化自己对各类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开展自主学习。这样,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更有利于我校的教育将核心素养的要求落实到每位学生的发展之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开发与应用可以激活教师的创造热情和成长活力,让教师成为教育生命成长的旺盛主体,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享受成长,获得职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也是推动教育改革向前迈进、追求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手段。我校需要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微课开发与应用的良好机制,使这一经济实用的课程资源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其应有的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大鹏..“微”时代之微课发展意义与存在问题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3(12):135-138.

[2]周字超.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探讨[J].才智,2018(1):113.

[3]孙会利,黄威荣.微课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优势与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4(12):82-85.

[4]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8-31.

[5]黄田瑞.利用微课有效提升中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文理导航(中旬刊),2018(20):7.

[6]胡书英.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教育科学论坛,2016(20):12-14.

[7]夏兴竹.开发校本微课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中小学电教,2017(12):41-43.

来源:《教师》。

湖南巨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运营 电话:0731-82055598 备案号:湘ICP备180157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