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 启智珍藏
追求理想课堂 享受教研乐趣
双 容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东方红小学
摘要:为了让教师成为训练有素的专业者,让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作者尝试运用有效教学框架进行教学、运用课堂观察的方式进行专业的听评课。将有效教学框架、课堂观察与集体备课结合起来,成为常态化的教研形式。使教研组的教研文化、研修氛围、教研水平等都得到了极大地改变和提高。
关键词:有效教学框架、课堂观察、教研组建设
作者简介:双容,女,汉族,1972年出生于湖南岳阳,本科学历,系岳阳楼区东方红小学副教导主任,中教一级教师
一、有效教学框架服务语文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剖析教学现象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逐渐活了起来,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课堂。但有的课堂还是明显带有表演的痕迹,有的“活动式”、“研究性”课堂,虽看似热闹,但有效性没有得到保证。
⑴时间效率观念淡薄。有的教师上课内容完不成,课后一味加大训练强度,导致学生负担重、效果差;有的教师只关注一部分学生,忽视了另一部分学生的发展;还有的课堂上随意发挥,节奏松垮,缺乏效率意识。
⑵以教促学的效率低下。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有无进步或有无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关键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但有些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认为只要加大投入,学生就会有收获。
⑶缺乏长远效益意识。我们的教学是否有效,不仅看学生的分数,还要看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对学生终身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但许多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重眼前、轻将来”的倾向。
2、寻求有效做法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尝试运用了有效教学框架。有效教学框架由教材解读、教学目标、教学板块、预习作业、学生个体学习清单和教学反思六个部分组成。这六部分中“教材解读、教学目标、教学板块”,重点在于教材和教师,“教材解读、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板块”解决“怎么教”的问题。“预习作业、学习清单”是对学生独立学习的关注。“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整个过程的省查。
以《井冈山》一课为例。我们将教学目标分为三类,A类为基础性目标,主要解决基础知识问题,如生字、词语等。B类为核心目标,主要解决技能知识问题,如理解句子体会情感、学习领悟联想这一写作手法等;C类为附属性目标,如情感价值观等。学生最终的学习能力体现在预习的水平上,预习作业要全面地针对教学目标进行。本堂课找中心句、读课文思考写批注、理解积累四字词、查找背景资料等预习作业,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直指重点。教学板块列出教学组织的策略及过程,目标方向明确,各环节所需时间清楚。个体学习清单是对学生个体学习的预设与规划,提醒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反思是对解读、目标、预习、板块及清单的任何一处成败作批注,这比泛泛而写的老生常谈更有益。
有效教学框架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演绎课堂、描述课堂、反思课堂、交流课堂的话语平台,让教师们的个性创造与发挥建立在一个相对稳固的基础之上。既具有模式化的“稳定性”和“可复制性”,又具有个性化的“创造性”与“生动性”;既避免了模式化的僵化与死板,又避免了个性化的“随意”与“不确定”,成为了理解课堂的一种工具。
二、课堂观察利于教学研究,提高语文教学品质
1、我们的思考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变革,而教学变革的主阵地是课堂。那么,影响课堂教学变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听评课是主要因素之一。我们不妨来看几个现象:要检查听课记录了,有的教师听课数量不满,有的评课记录没写,晚上拿回去补;教研课评课时推三阻四,有的说不会评课,有的则说她是来学习的;评课时无关痛痒,有的说“基本功扎实,技能训练具体到位”,有的说“一直存在的问题,今天依然存在……”。可见,现在的听评课主要问题在于:一是任务取向明显。要不为了听课而听课,要不为了模仿而听课,又或者为了评课而听课;二是简单处理,简单的关注教师的行为,简单给出一个课堂分数评价。
2、课堂观察
怎样进行专业的听评课呢?我们认为课堂观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能引导教师的听评课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对立走向理解、从业余走向专业。观察者通过对课堂运行时的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一份比较客观的结论,犹如一份体检报告,真实、全面、科学,从而使教师的能力得到发展、学生的课堂学习得到改善,课堂教学的品质得到提高。
以二年级教师执教的《家》一课进行的课堂观察为例,其流程为:
⑴课前会议。把握三个步骤:一是执教教师说教材解读,说教学设想和教学流程并提出困惑“怎样使朗读指导更有效”;二是确定观察点,本次观察确定了“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教学流程与目标的达成、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评价语言的有效性、诵读形式与方法指导的有效”五个观察点;三是分组选定观察点,设计观察量表,如“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艺术”这个观察点,我们从“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技巧”三个方面进行观察。
⑵课中观察。把握四个要点:一是带上观察任务及观察工具,提前5分钟进入课堂;二是选择有利的位置观察,尽量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三是如实记录看到的、听到的种种现象,避免遗漏;四是观课后对记录进行整理、归类、统计,剖析课堂并提出建议。如在《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量表中,教师就设计了学生的座位分布图、根据不同的参与方式设计了相应的符号等,这样一节课下来,哪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哪些学生参与情况不佳,哪种教学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情况都一目了然。
⑶课后会议。着重完成三个任务:一是课后反思。被观察者主要围绕“学习目标是否达成、主要教学行为是否有效、课堂生成处理是否得当”等问题进行反思。二是报告观察结果。观察者立足于观察到的数据,就执教者的个人特色、本堂课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汇报,并提出几点明确的改进建议。三是观课代表教师做总结性发言,给这堂课提出总体的评价与建议。
在整个观察活动中,教师借助课堂观察共同体,应对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师们学习的氛围浓了,行动的多了,反思有方向、有深度了,就会大大提高自身的课堂研究的水平与品质。
三、实效研究助于教研组建设,享受集体教研快乐
现在,有效教学框架与课堂观察历了摸索、探究、推广阶段。我们成立了学科教学指导团队,我们发现,实效研究有助于教研组建设,整个教研组的教研文化、研修氛围、教研水平等都得到了极大地改变和提高,教师们享受到了集体教研的快乐。
一是平等、合作、对话的教研文化正逐步形成。课堂观察的开展需要观察者之间、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有一个平等对话的基础,人人都有话语权。二是积极参与的研修氛围逐步形成。课堂观察是基于授课教师的教学困惑进行的,是教师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有效教学框架基础上的课堂观察,主题更突出,更有针对性。三是教科研水平逐步提高。课堂作为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从事研究的宝贵资源。教师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观察,获得实践知识,汲取他人的经验,提高教学技能,提升专业素养,为自身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理想的课堂是一种开放、民主互动的课堂,是一种依学定教、相辅相成的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让学习成为生命需要,这是教育的终极关怀。我们相信,只要坚守课堂这块阵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我们一定会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感受乐趣,演绎精彩!
来源:《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