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示范 品读分享
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探索
——以×民族师范学校为例
周述贵
(湖南省芷江民族师范学校,湖南 怀化 418100)
摘 要:农村教学点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小学教师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加强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符合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有利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与质量提升。本研究以×民族师范学校为例,探寻得出“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路径:发挥政策优势,吸引优质生源,制定科学实用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强化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重视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教师;全科型;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5-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6-0119-02
课题项目:本文为2015年湖南省教育规划教师发展专项课题“大湘西农村教学点全科应用型小学师资培养研究”(XJK15BJSF010)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周述贵(1969—),男,湖南省芷江民族师范学校教师,高级讲师。
教学点学校由于经费少、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差,因而无法保障农村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撤点并校”给我国一些农村教学点的教学与管理带来了困难与挑战,对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及总体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教师是保证教育质量的核心。在农村教学点由于生源少、教师编制不够,大多采用一师一班的包班教学,或是教师跨班级跨年级包班式教学,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教学压力大,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与质量。通过对H市一些农村教学点师资水平、师资年龄、师资结构、劳动量和工作生活环境等基本情况调查发现,农村教学点的师资水平普遍较低,年龄结构老化现象严重,“青黄不接”现象突出。少数教学点甚至还只能聘用本土退休后的小学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工作生活环境艰辛。这一系列现实状况严重影响教学点的教育教学质量及可持续发展。“全科型”小学教师经过五年的专业培养,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具备较好的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方法技能,能承担小学阶段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教学、研究与管理,具有“知识博、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广”等特征。因此,开展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研究,打造高素质的农村教学点教师队伍非常重要。本研究以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民族师范院校为例,探究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路径。
一、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重要性
(一)符合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求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人们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新时期的小学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广博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及丰富的阅历。为了提升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指出“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在农村教学点,由于教师匮乏,每位教师需要承担多科教学任务,这种情况下,教师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全面的能力以及对学生深厚的仁爱之心,才能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据统计,H市在2016年有教学点1081个,2017年增加22个,达到1103个,2018年还在继续增加。因此,为农村教学点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不仅是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政策的落实,也是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需求。
(二)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情系千家万户,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路径,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其办学水平及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导致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差距悬殊,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师资问题尤为突出。为推动基础教育事业整体可持续发展,教师的均衡配备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路径。而“全科型”教师的定向培养,不仅能够缓解农村教学点教师空缺的困境,也能使教师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关注并呵护学生的心灵成长。可见,培养“全科型”农村教学点小学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优化农村教学点教师资源配置,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三)提升农村教育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 “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教育培训的质量。”提升教育质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广大农村教学点,由于教师老龄化严重、学历普遍较低、教育思想较落后,导致教师专业素养整体较低,不能满足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求,阻碍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而“全科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教授学生各科知识,还能进行美术、书法、音乐等技能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是提升农村教学点教育质量和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
二、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路径
为农村教学点定向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至关重要。×民族师范学校作为H市唯一公费定向培养农村教学点小学教师的学校,具有较为丰富的培养经验。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究,×民族师范学校培养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的路径主要如下。
(一)发挥政策优势吸引优质生源
生源质量是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基础,只有让优秀的人成为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育的均衡发展才可能成为现实。2014年,H市根据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全国最先制定了对农村教学点公费培养教师的政策。这一优惠政策的出台,吸引了H市许多农村优秀初中毕业学生选择来×民族师范学校就读,将来成为一名“全科型”的小学教师。此外,×民族师范学校还结合了精准扶贫政策,通过农村“建档立卡户”教育扶贫专项计划,优先录取农村教学点本土的优秀贫困学生。由于H市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使得成绩优异、综合素质较高的生源进入×民族师范学校,为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
(二)制定科学实用的人才培养目标
民族师范学校紧紧围绕农村教学点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适应农村教学点教育教学需求;文化专业知识扎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的教师为目标。基于此,×民族师范学校制定了以掌握基础教育理论、具有整合多学科知识的能力、掌握小学教育实践技能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能胜任教学点班级管理及小学语文、数学等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教育工作者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一科学实用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效指引着农村教学点“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
(三)合理设置课程,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在课程设置方面,×民族师范学校按照专业化的要求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建设小组,对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进行优化。且结合农村教学点对教师需求的特点,立足实际,力图实用,采用“+2+1”课程设置原则,即两年中师课程、两年大专课程、年教育实践。两年中师课程,教学内容与难度接近高中水平,重点培养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具体课程包括文化基础课,即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物理、化学、地理等,将各科的内容进行融合,减少课程之间的交叉重复,减少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两年大专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即音乐基础、美术基础、舞蹈基础、视唱、键盘、书法、口语等,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艺术修养的提升。一年教育实践则是到优质小学进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教学打好基础。这种“2+2+1”模式的课程设置,让学生既学到教育理论,又掌握教学技能,有利于“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
(四)强化教育实践、创新能力和师德培养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教育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开设了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学法等专业课程,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心理发展规律,运用合适的交流方法与学生及家长沟通;有效掌握各科教学的方法技巧,为从事教育教学打好基础。其次,定期专题讲座、学生说课比赛、校园辩论赛、教师基本功比赛等,坚定学生对教师职业的信念与职业认同,充满热爱与向往,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再次,强化教学见习、实习环节。见习分两个阶段,分别安排在四年级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为期2周和6周,安排责任感强、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通过听课、评课、讨论和反思等,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教学,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教师职业的初步实践体念,初步了解学校、了解学生,为步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同时,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学校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用“四有”教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来统领教师成长发展,引导学生今后从事教师工作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学校通过邀请敬业爱岗的道德模范、身边的优秀教师作报告,邀请学校优秀毕业生回母校做事迹报告会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愿意扎根基层,安心服务教学点。
总之,加强“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能有效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满足基本的民生需求,增强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作为担负培养小学教师的师范院校,以专业化、综合化、均衡性原则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发挥政策优势,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优质生源创新“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专业知识牢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全科型”教师,为农村教学点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高素质教师。
参考文献:
[1]李 介,高 岩.农村小规模学校全科型教师培训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7):14-16.
[2]闫晓萌.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必要性探析[J].当代教育评论,2018(8):160-164.
[3]刘 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旨在教师教育革故鼎新——
从我国高校培养小学“全科教师”谈起[J].校教育管理,2016(10):20-24.
来源:《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