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示范 品读分享
以责任教育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陈新春
(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湖南 长沙 410007)
摘 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民族,责任教育源远流长。至圣先师孔子到程朱理学、忧乐情怀范仲淹直至明清学界的经世致用无不活跃着责任教育的因子。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下,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领导班子在学校60年深厚文化积淀中萃取精华,提出了“办适合的教育,育负责的公民”的办学理念。学校全面践行“责任教育”核心价值观,“以天下为己任,成责任之公民”已成为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以责任教育为本,领航特色发展。起新标立校本,围绕责任教育,形成国家课程、拓展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框架;重人本化春风,把“责任文化”内化为全体师生的思想,流淌在全体师生的血液中;筑平台促发展,围绕“五抓五促”,着力铸造一支“责任之师”。打造“三张名片”,责任教育结硕果。体育特色、地质科普、桥牌三驾马车昂首奋蹄,引领示范,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责任教育;特色发展;三位一体;人本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陈新春,男,1969年1月出生,湖南浏阳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党委副书记、校长。
一、溯源责任教育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民族,责任教育在历史上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
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诲人不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为中华民族树立精神典范。这是建立在仁爱——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的基础上的一种自我责任感的体现。“仁以为己任”“义以为上”“见义勇为”“见利思义”“匹夫不可夺志”充分强调一个人做人的责任。
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推崇“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仁德”是人的本性,爱是这本性的表现。希望我们从人的本性出发,力图通过对自己严格要求与磨炼来实现个人的修养的至境,这本身是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也是对社会无尽的热情与奉献之心;这是一个人最大的权利与责任的体现,也是对学生生命个体最珍惜、深爱的体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人格理想,希望自己能给他人、甚至给全天下的老百姓带来安定与快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社会主张,他认为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历代先贤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广而深的影响。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继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这既是对我国优秀文明传统的继承,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源泉的保护。
二、萃取责任内涵
学校发展最重要的不是所处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在一定意义上,“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纵观近60年的发展历程,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培养了上万名优秀人才,成为在湖南有一定影响力的省级示范性普通中学。但是,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如何提升教职工的精气神,如何激发学生的潜能,创造最大的教育效益?作为教育者,我一直思考学校“生之方向”。2015年11月,在接受省教育厅现场督导评估后,根据省督导专家的评估意见,我带领班子成员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中,从我校的办学历史中萃取精华,提出了“办适合的教育,育负责的公民”的办学理念。因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有了责任感,就会有担当,就为其成长和成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现实中,学生成长出现的种种问题很多是缘于责任感的缺失。我校把“育负责的公民”作为育人目标,深刻地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既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是时代的呼唤。在遵循“办适合的教育,育负责的公民”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学校全面践行“责任教育”核心价值观,从此“以天下为己任,成责任之公民”,便成为我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
我校的“责任教育”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注重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注重使校园内充满让师生满意的生命气象。在“以天下为己任,成责任之公民”的引领下,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孕育着勃勃生机,每一个生命都闪耀着理想的光芒,从而进一步促成对“责任教育”的理解升华,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有生力量。
三、领航特色发展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和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做好教师的工作,让教师积极落实各项责任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学生开展各项责任教育活动,其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1.起新标立校本
通过多方调研,我校围绕责任教育,开发架构多元、立体的学校课程体系,形成国家课程、拓展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框架。
我校通过国家课程的实施,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及时研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总结教学的经验和教训;注重学科渗透,组织各科教师分析学科特点提炼教材中有关责任教育的内容,通过各种方法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例如,地理教师可以结合地理学科教育的内容,加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学生的发展意识,注重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在教学中挖掘教材适当补充教材,如利用环境污染及防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世界环境日、西部大开发等内容让学生探讨,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等。
早在新课程改革之初,我校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学校及社会资源状况,开设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先后开发校本教材有二十多本,并逐渐形成序列。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校校本课程开发逐步形成三大特点:一是校本课程开发有广阔的社会视野,课程涉及中华传统文化、湖湘文化、桥牌美术、地质科普、信息体育等多个领域,责任教育渗透其中,无处不在;二是课程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集实用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三是校本课程开发受学生欢迎度,开发成果十分显著。
在活动课程方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亲近自然、感悟自然,激发爱心、激发审美情趣;开展区域性结对帮扶活动,实现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均衡发展;开展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国内外研学活动,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提高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大课程体系的有机融合,有效地建构并丰富了课程体系,落实核心素养。超越知识本位与学科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个体生命获得丰富和成长体验的课程文化已逐步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价值追求。
2.重人本化春风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的确,人自身的发展、人与人的交往、人对社会的贡献,都来自他明确的责任。
教育无痕,润物无声。学校要想把责任教育落到实处,必须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责任文化”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内化为全体师生的思想,渗透到全体师生的言谈举止上,流淌在全体师生的血液中。
我校精心设计、布置校园景观,挖掘物质景观的育人功能,实现环境文化对人的熏陶。开展大量特色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学生责任意识。如布置了湖湘文化诗词墙,竖立了王夫之、曾国藩等湖湘杰出人物的雕像,体育馆顶层镶嵌着“以天下为己任,成责任之公民”十二个醒目大字,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教室里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走廊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名言警句,处处迸发着责任教育的正能量;开展仪式教育,寓责任教育于仪式之中,每年在学生中开展初一、初二退队建团仪式,初三毕业典礼仪式,高三十八岁成人仪式,这些主题仪式活动处处包蕴着责任教育,教育效果十分明显;邀请励志教育专家为学生作感恩教育讲座,开展“文明上网”签名活动,让学生们真切体会什么叫对人生负责;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进社区,倡议学生向受灾群众爱心募捐,让学生在实践中领略到什么叫“社会责任”;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活动,使学生的责任意识从实践体验到情感升华;结合学校的各项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学生养成“校荣我荣,校衰我衰”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实行自主管理,实现学生主动发展。建立和完善校学生会、年级学生分会、宿管会等学生自治组织,以年级自管委员会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自律精神;开展“环洞庭湖科普考察行”等地质气象科普活动,让学生切实感悟到“中国梦”连着“我的梦”,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的责任和行动。
我校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整体工作的灵魂,德育工作紧紧围绕“责任”二字,努力为学生发展营造潜移默化的责任教育“场”。经过三年乃至六年春风化雨般的责任教育熏陶,学生进入社会后都是责任、有担当和爱心的现代公民。
3.筑平台促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在社会关系中,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就确切无疑地指出了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肩负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责任。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我校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学校根据实际制订了全面提高教职工素质的目标和计划,围绕“五抓五促”,着力打造一支“责任之师”。
一抓教研组建设,促教研教改的全面开展,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使教师队伍向科研型、专家型转化,实现先进教育理论与成功实践的对接。二抓课堂教学常规落实,促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形成“布置—抽查—反馈—整改”的教学常规管理模式。三抓质量评价反馈,促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学校通过教学研讨会、学生问题调查、家长交流反馈、考试质量统计,建立起数据分析、全面考察、及时反馈,整改到人。使教学实施行动内化成教师的自觉行为,学校形成比责任、讲奉献的校园文化氛围。四抓课堂教学模式发展,促高效课堂推进。课堂是师生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师生心灵相遇的地方,更应该成为“责任教育”落地的地方。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我校教师课程理念悄然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呈现师生共同参与、合作交流、生动活泼的形式。五抓名优教师团队建设,促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不遗余力打造了陈新春(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及教育部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名校长工作室学员)、文孟飞(高中校长高端研修推进对象)、姚贵丰(高中数学精英教师高端推进对象、姚贵丰网络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等名师团队工程,注重发挥特级、正高级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名师教学展示、“读书沙龙”、“学雷锋示范岗”、“青蓝结对共建”、“技能比武”等活动,引导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技能,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四、初显教育成果
“责任教育成就教师,责任教育成就学生,责任教育成就学校。”如今,责任二字已逐步在教师、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责任教育的三张“名片”誉满湖湘。我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合格率百分之百,多年来师生犯罪率为零,一批又一批勇于负责的现代公民从这里走出。
在2017年的高考光荣榜上,体育生张刘毅专业成绩居全省第一,是开展特色教育的一个代表。近年来,我校打造了几个自己的特色教育课程,体育传统项目是其中一个。在2017年的高考体育专业考试中,除张刘毅以专业满分300分高居全省第一名外,还有11人上一本线,12人上二本线。
地质科普教育是学校的另一张“名片”。学校地理教研组主导开发的气象地质科普实验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也极大促进了老师专业素质的提升。2017年4月13日,我校作为全国示范校承办了“2017年中国‘流动气象科普万里行·走进湖南’气象科普进校园”活动,受到了国家、省市气象局、气象学会的表彰奖励。可以说,我校地理组走出了一条地理教学改革的新路子,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气象地质科普活动的先行者。
桥牌也是我校不得不提的一张“名片”,作为湖南省中学桥牌基地,学校桥牌队所获荣誉无数。在2017年7月10日结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比赛桥牌项目中,高二年级的赵清扬、贺焱两位同学代表湖南队参赛获得了铜牌,这也是湖南省桥牌项目在全运会上的首块奖牌,队员们为湖湘争光的责任意识得到充分的彰显。
此外,我校还承办了2017年全国桥牌通讯系列赛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桥牌项目预选赛(湖南区)比赛,桥牌队学生还代表湖南省赢得全国青少年组第六名的好成绩。更让大家感到欣喜的收获是,桥牌社的学生大多在进社之前不喜欢学习,在学习了桥牌之后,反而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取得不错的学业成绩。现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的王钰扬,就是在打桥牌的过程中获得鼓励,在高考时出人意料地考过了一本线,现在她还是中国大学生桥牌队的队员,并代表中国参加了世界大学生桥牌锦标赛,我校学生的责任意识从湖湘走向了国际。
五、结语
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与自然界春华秋实的规律是一致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细水长流、静待花开的过程。随着新课改的纵深推进,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中学生的责任教育的新规模式,引导学生学会负责、学会判断、学会选择。我坚信,希望在责任教育的引领下,我校不畏艰难继续前行,培养出更多能够承担责任、坦然面对人生、重视阅读求知的学子和公民。
【参考文献】
[1] 张思明.用心做教育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郑小兰.责任教育 ——勇于承担的孩子最优秀【M】朝华出版社.2009.08
[3] 付霆.责任教育读本 [M] .中国文化出版社. 2012.06
[4] 张文茂.张文茂与责任教育[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0
[5] 蒋建华.“负责任的教育”本真与践行[M]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03
来源:《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