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平台!360°智库,专业学术服务平台

关于我们|登录|免费注册

范文集锦

论文示范  品读分享

范文集锦

添加中。。。
陈 波 古诗《望天门山》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感悟
发布日期:2020-10-29   点击次数:897

古诗《望天门山》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感悟

 波,左竹莲

(湖南省郴州市第九完全小学,湖南 郴州 423000


 :文章作者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托,提出教师要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的观点。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指引思维的途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其认识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讨和合作式学习,力求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思考习惯及学习自信心。

关键词:《望天门山》;字音;质疑;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2-2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9-0057-02

作者简介:陈 波(1971—),男,湖南安仁人,湖南省郴州市第九完全小学书记,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学校管理、文化建设、家庭教育及各学科文化价值方面的思考。

               左竹莲(1978—),女,湖南郴州人,湖南省郴州市第九完全小学教师,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试读诗题,初露锋芒。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古诗《望天门山》的诗题,让学生试着读,并问学生“诗题中有几个词”?学生快速、自信满满地举手。

生1:诗题有两个词。

教师接着问:“是哪两个词呢?”

生1接着回答:是“望天”和“门山”两个词。

有学生不赞同,马上抢着答道:“不对!”

教师示意让这位学生来回答:“那你来说说。”那位抢答的学生马上站起来很肯定地说:“诗题中有两个词分别是‘望’和‘天门山’。”这时教师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教师再让他带领其他学生将诗题读出节奏来,其他学生跟着读。

通过让学生探讨读准诗题,教师迅速地把握到两个信息:第一,大多数学生对“天门山”比较陌生;第二,在接下来的古诗学习中,学生可能还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以及读不懂诗句中的词、句等情况。不过,在教师心目中,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是正常的,如果学生什么都知道,那么还要教师做什么呢?

一、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学生能读准诗题后,教师接着让学生自主尝试读古诗。学生自由读完后,教师再抽查一两名学生进行检查,看能否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本诗要认的生字中“帆”的读音比较容易读成第二声,而诗中本应读作第一声。在抽查学生读古诗时,教师特意听学生能否读准“帆”字。还好只有一个男生读成了第二声,教师马上指出,并引导其读准。

二、再读古诗,学生质疑

教师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后,让学生再读古诗,学生很快就读完了。这时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读了古诗后,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字或词呢?”学生一听马上举起小手。教师看了又惊又喜。惊的是: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习这首古诗难度有点大。喜的是:学生们学会了边读边思考,会思考就是一种好学的表现。接下来,学生便一个个争着来提出不懂的地方。

生1:天门山是指哪里?

生2:第一行诗句中的“天门”是指什么?

听到这么一问,学生们马上抢着回答:“‘天门’就是指天门山呀!

教师笑着给予了肯定。

生3:老师,“楚江”是指什么?“中断”又是什么意思?

生4:老师,我不理解“碧水”和“东流”是什么意思?

生5:老师,“至”是什么意思?

听到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马上回应道:“有谁知道‘至’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一听立马开动脑筋努力思考。他们给出了几个猜想,但都不正确。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至”字并发问:“有谁发现这个字和哪个字长得像?”

学生被教师这样一提点立马抢答道:“‘至’和‘到’长得像。”“对,‘至’就是‘到’的意思。”学生纷纷抢答道。

学生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神情,教师更是满意地笑了。但学生的质疑仍然在继续。

生6:老师,我不明白什么是“相对出”。

生7:“孤帆”和“日边”,我都不理解。

………

教师看到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整个教室像煮开了的水,那水泡此起彼伏。学生都争着发表意见,生怕慢了就会被同学抢先一步提出了。整个课堂呈现出一派积极思考的场面,教师心里很是高兴。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有的当场就被学生们解决了,有的由教师当场进行直接指导,剩下的问题教师都先不急于解答,而是让学生第三次读古诗,看看学生能不能自己寻求到找出答案。

学生带着疑问第三次读古诗。这一次比先前两次读得更认真、更细致。学生读完了,又急切地把手举起来,得到应允后,站起来回答。

有位学生说:“老师,我知道‘天门山’是什么意思了,是今安徽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该生神气十足地说:“我是通过读文中注释知道的。”

教师听了之后毫不吝啬地表扬道:“你真棒,是个会学习、会观察、会思考的孩子。”学生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另一位学生也说“我懂得了‘东流’就是向东流的意思。”

教师也追问一句:“你又是怎么弄明白的呢?”

学生高兴地说:“我是通过联系前后文弄明白的。”

“孩子你真棒,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真不错。”教师连忙赞扬道。

就这样,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解答了先前大家提出的问题。

教师让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探究,学生读懂了先前不会读、读不明白的诗句,并通过自己探求的学习方法解答了自己的疑问,提高了学习兴趣。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悉心引导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建立了学生学习古诗的自信心。

三、教师引领,深入理解

学生的自主学习,对接下来的古诗分析就更有益处了。接着,教师让学生逐行读,并说出诗句的意思。学生读了“天门中断楚江开”之后,又齐刷刷地举着小手抢着回答。这句诗讲的是:“高高的天门山被长江水从中间断开。”教师听了满意地点点头,但马上又一脸严肃地问:“天门山真的是被楚江冲开的吗?”一时间学生被教师问住了,教师顺势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引发学生联想:天门两山本是一个整体,被长江的怒涛冲撞开了,中断成为东、西两山,让读者感受到长江水是多么的汹涌,力量是多么的巨大,大自然的创造是多么的神奇,从而借山势表现出水势浩大和汹涌。学生听了后才恍然大悟。教师指导后,再让学生品读这一句,学生读出了山之险峻、水之汹涌的气势,教师心中窃喜。

再来看第二行诗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学生读完后,又急切地告诉教师这句诗的意思:“长江水向东流到这儿又回去了。”教师笑着问:“‘这儿’是指哪儿呢?学生“呃……呃……”又有学生想了想说“‘这儿’是指天门山。”“对。”教师连忙肯定道,并给这名学生一个大大的赞。先前质疑时,学生没有提到“此”和“回”两处,教师也不着急提出来,想在整句分析时再指出来让学生思考。果然,会思考的学生给出了满意的答案。

接着教师又问:“长江水到了这就回去?是回头了吗?”学生又被问住了。教师不慌不忙地用肢体语言帮助大家来理解:“我的两臂就如两岸的青山。一开始两岸的山开阔,行到后来,两岸的山靠得越来越近,形成的河道也变窄了。”教师让学生想象:汹涌的河水会有怎样的变化。聪明的学生马上给出满意的答案,说“汹涌的河水流到河道狭窄处,会更加汹涌地撞到山崖,水势形成回旋”。“对,对。”教师满口称赞道,“是的,“‘回’就是‘回旋’之意。

通过教师耐心细致的指导,学生很真切地体会到了“回”的意思,脑海里也呈现出了水激起的回旋及波涛起伏的样子。于是学生很自然地归纳道:“碧绿的长江水滚滚东流到天门山击起回旋,波涛起伏。”教师再次露出喜悦的笑容。接着,学生铿锵有力地读出了第二行诗。

第三、四行诗是一个整体,教师让学生连起来感悟。学生不大明白“两岸青山相对出”是什么意思。教师就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向学生提问“你坐过妈妈开的车吗?”刚一抛出话题,学生马上抢答道:“有。”“对,对,坐在车上感觉路边的树扑面而来。”

教师在教学时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弄明白:两岸青山夹江对峙,相对而出,随着船行仿佛扑面而来,在这铺满红光的江面上,一只小船从天边慢慢地驶来。

学到这里,教师再次联合诗题提问:“作者是站在哪里望天门山的?”有的学生立马回应道:“是坐在小船上望天门山的。因为前两句是作者乘着小船从远处将看到的险峻的山和汹涌的水写出来的,后两句也应该是写自己在船上所感觉到的。”学生如是,教师还能说什么呢?只有满意地笑……

四、结合主题,进行拓展

在教学这首诗之后,教师又让学生收集了李白关于山川美景的其他诗和其他诗人描写祖国大好江河的诗并读,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满满。

课程拓展让学生整体感受了诗人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山川美景的喜爱之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教师要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指引思维的途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其认识水平。教师在课堂上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对文本质疑、自主读文本释疑、合作探讨释疑。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学习,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树立学习自信心。学生乐学才会好学,好学才能学好,学好才是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陆晓倩.诗无达诂 文无定法——古诗词教学例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4(22):49.

来源:《来源》。

湖南巨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运营 电话:0731-82055598 备案号:湘ICP备18015767号-1